烧歌

唐代温庭筠

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微红夕如灭,短焰复相连。
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
低随回风尽,远照檐茅赤。
邻翁能楚言,倚锸欲潸然。
自言楚越俗,烧畲为早田。
豆苗虫促促,篱上花当屋。
废栈豕归栏,广场鸡啄粟。
新年春雨晴,处处赛神声。
持钱就人卜,敲瓦隔林鸣。
卜得山上卦,归来桑枣下。
吹火向白茅,腰镰映赪蔗。
风驱槲叶烟,槲树连平山。
迸星拂霞外,飞烬落阶前。
仰面呻复嚏,鸦娘咒丰岁。
谁知苍翠容,尽作官家税。

《烧歌》译文及注释

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微红夕如灭,短焰复相连。
微红:指烧过之后剩下的余火。短焰:因长草经初次大火焚烧殆尽,所以即使再烧起来也不能发出长的火苗,而只能发出短的火焰。复:又。

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
差(cī)差:火势蔓延,前后参差不齐。冉冉:渐渐前进的样子。凌:升上。青壁:青色的石壁。

低随回风尽,远照檐茅赤。
低:指南山的低处。回风:回旋的风。尽:火尽,火熄灭。

邻翁能楚言,倚锸欲潸然。
楚言:楚地方言,古代楚国面积广大,主要在长江中游地区及汉水流域,即今湖北、湖南、安徽诸省。后来,长江下游的吴、越也变成了它的领土。倚:靠。插:同“锸”,即铲锹。潸(shān)然:流泪的样子。

自言楚越俗,烧畲为早田。
越:古有越国,在今浙江省北部一带。烧畲(shē):一种种旱田的方法,其法是先放火烧去地面草木,使灰烬变为肥料,然后下种。这是一种在地广人稀的地方采用的一种较为粗放的耕种方式,又称“火耕”或“火种”。

豆苗虫促促,篱上花当屋。
虫促促:指豆苗长得如蜷缩的虫子,言其茂盛。促促,即蹙蹙,蜷缩的样子。

废栈豕归栏,广场鸡啄粟。
废栈:破木棚,这里指农家猪舍。豕:猪。栏:木栏,指猪舍。

新年春雨晴,处处赛神声。
赛神:酬神赛会,农村在举行酬神赛会时,往往敲锣打鼓,演唱文艺节目,酬神也娱人。

持钱就人卜,敲瓦隔林鸣。
就人:到卜人处。就,接近。人,卜人,算卦占卜之人。卜:占卜。敲瓦:一种巫俗,敲碎瓦片,观察瓦的裂纹,以此定吉凶,称为“瓦卜”。

卜得山上卦,归来桑枣下。
山上卦:适于上出种田的卦象。

吹火向白茅,腰镰映赪蔗。
白茅:草名,烧舍之时正是遍山白茅茂盛之时。赪(chēng):红色。

风驱槲叶烟,槲树连平山。
槲(hú):树名,一种落叶乔木,高二、三丈,叶大,倒卵形,长约四、五寸。槲叶冬天存留于枝上,第二年嫩芽发生时才脱落。

迸星拂霞外,飞烬落阶前。
迸星:飞起的火星。拂霞外:拂天外,形容火星飞得高。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

仰面呻复嚏,鸦娘咒丰岁。
鸦娘:母鸦,古时一种迷信的说法:说乌鸦飞到人家是吉祥的预兆,预示丰年,白居易《和大觜乌》诗有“此鸟所止家,家产日夜牢,上以致寿考,下可宜田农”的诗句。咒:祝。

谁知苍翠容,尽作官家税。
苍翠容:指获盛的农作物。尽:全部。

参考资料:

1、 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129-134
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96-99

《烧歌》相关诗词

洛阳

唐代温庭筠

巩树先春雪满枝,上阳宫柳啭黄鹂。
桓谭未便忘西笑,岂为长安有凤池。

瑶瑟怨

唐代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宿一公精舍

唐代温庭筠

夜阑黄叶寺,瓶锡两俱能。松下石桥路,雨中山殿灯。
茶炉天姥客,棋席剡溪僧。还笑长门赋,高秋卧茂陵。

杂歌谣辞·邯郸郭公辞

唐代温庭筠

金笳悲故曲,玉座积深尘。言是邯郸伎,不易邺城人。
青苔竟埋骨,红粉自伤神。唯有漳河柳,还向旧营春。

水仙谣

唐代温庭筠

水客夜骑红鲤鱼,赤鸾双鹤蓬瀛书。轻尘不起雨新霁,
万里孤光含碧虚。露魄冠轻见云发,寒丝七炷香泉咽。
夜深天碧乱山姿,光碎平波满船月。

春江花月夜词

唐代温庭筠

玉树歌阑海云黑,花庭忽作青芜国。
秦淮有水水无情,还向金陵漾春色。
杨家二世安九重,不御华芝嫌六龙。
百幅锦帆风力满,连天展尽金芙蓉。
珠翠丁星复明灭,龙头劈浪哀笳发。
千里涵空澄水魂,万枝破鼻飘香雪。
漏转霞高沧海西,颇黎枕上闻天鸡。
鸾弦代雁曲如语,一醉昏昏天下迷。
四方倾动烟尘起,犹在浓香梦魂裹。
后主荒宫有晓莺,飞来只隔西江水。

横吹曲辞·雍台歌

唐代温庭筠

太子池南楼百尺,八窗新树疏帘隔。黄金铺首画钩陈,
羽葆亭童拂交戟。盘纡阑楯临高台,帐殿临流鸾扇开。
早雁声鸣细波起,映花卤簿龙飞回。

和沈参军招友生观芙蓉池

唐代温庭筠

桂栋坐清晓,瑶琴商凤丝。况闻楚泽香,适与秋风期。
遂从棹萍客,静啸烟草湄。倒影回澹荡,愁红媚涟漪。
湘茎久鲜涩,宿雨增离披。而我江海意,楚游动梦思。
北渚水云叶,南塘烟雾枝。岂亡台榭芳,独与鸥鸟知。
珠坠鱼迸浅,影多凫泛迟。落英不可攀,返照昏澄陂。

河传·湖上

唐代温庭筠

湖上。闲望。雨萧萧。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蛾愁不销。终朝。梦魂迷晚潮。
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空肠断。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

和友人盘石寺逢旧友

唐代温庭筠

楚寺上方宿,满堂皆旧游。月溪逢远客,烟浪有归舟。
江馆白蘋夜,水关红叶秋。西风吹暮雨,汀草更堪愁。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爱诗词2025 备案:豫ICP备2023017510号
爱诗词网收录唐诗宋词共计20余万首,为广大诗词爱好者提供精准的诗词名句查询服务,让中国古代经典诗词能够有序传承下去!